服务热线
18221656311
日期:2025-05-07浏览:25次
一、细胞分离液的工作原理
细胞分离液是一种基于密度梯度离心原理设计的介质,常用成分包括聚蔗糖(如Ficoll)或硅胶颗粒(如Percoll)。不同细胞因大小、密度和沉降系数差异,在离心过程中分层,从而被精准分离。
例如:外周血单个核细胞(PBMC)可通过Ficoll分离液与红细胞、粒细胞区分;
肿瘤细胞可通过特殊配方的分离液从组织碎片中富集。
二、细胞分离液的标准操作流程
1. 样本准备
血液样本需抗凝处理(如EDTA抗凝),组织样本需机械破碎或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。
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(推荐70 μm滤网)。
2. 配制分离液
根据样本类型选择合适密度的分离液(如Ficoll-1077用于人PBMC分离)。
保持低温(2-8℃)保存,使用前恢复至室温,避免温度波动影响密度梯度。
3. 梯度离心
将样本缓慢叠加在分离液上层,保持分层清晰(倾斜移液管沿管壁缓慢加入)。
离心参数优化:通常400-800×g离心20-30分钟,具体根据试剂说明调整。离心机升/降速建议设置为“低加速度",避免破坏分层界面。
4. 目标细胞收集
离心后,目标细胞集中于分离液与血浆/培养基的交界层(如PBMC位于Ficoll上层)。
使用无菌吸管轻柔吸取细胞层,转移至新管后用PBS洗涤2-3次,去除残留分离液。
三、细胞分离液的五大核心优势
高纯度与高活性
非特异性吸附低,细胞存活率可达95%以上,且表面抗原完整性保持良好,适用于流式分析和原代培养。
操作简便高效
单次离心即可完成分离,30分钟内获得目标细胞,显著提升实验效率。
广泛适用性
覆盖多种样本类型:血液、组织、骨髓、腹水等;兼容T/B细胞、干细胞、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。
可重复性高
标准化试剂和流程确保实验结果稳定,减少批次间差异。
低交叉污染风险
化学惰性成分避免与细胞发生反应,尤其适合稀有细胞分选(如循环肿瘤细胞)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
1. 严格避免污染
实验全程需在超净台内操作,分离液开封后需密封保存,防止微生物污染。
注意: 血液样本需按生物安全二级(BSL-2)标准处理。
2. 精准控制离心条件
离心力过高会导致细胞挤压损伤,过低则分层不彻-底。建议预先进行离心参数优化实验。
3. 选择适配的分离液类型
高密度细胞(如红细胞)选择Percoll梯度液;低密度细胞(如PBMC)选择Ficoll体系。
商品化分离液(如STEMCELL品牌)常针对特定细胞优化,可优先考虑。
4. 温度与时间控制
离心前样本与分离液需平衡至室温,低温会增加液体粘度导致分层异常。
细胞收集后需在1小时内进行后续实验,避免活性下降。
5. 质量验证
分离后建议采用台盼蓝染色评估细胞活性,流式细胞术检测纯度(如CD45+标记PBMC)。
上一篇:没有了